11月29日,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领导一行莅临中国解剖学会进行调研与座谈,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陈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科技交流处处长徐冠群、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科技交流处副处长王海洋、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询工作办公室高级业务主管沈瑜、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WFEO-CHINA)秘书处工程师刘伊铎;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周德山、监事周长满、常务理事高艳、副秘书长陈咏梅、副秘书长霍爱民、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巫楠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教授顾怀宇。
陈锐副主任和徐冠群处长详细介绍了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主要职能及此次调研的目的。他们表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科协对科技社团寄予新期望。科技社团也在顺应时代发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普及、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等方面在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解剖学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阳光的学科,中国解剖学会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拥有大格局,是一个与未来科学和全球福祉息息相关的学会。此交座谈希望全面了解中国解剖学会在工作中的需求和设想,就未来合作的潜力与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助力学会建设,促进科学的发展。
在座谈过程中,就中国解剖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由副理事长周德山教授负责开展的“名师名医”进基层和“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两大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2024年分别到湖北秭归、山东沂源、浙江德清、江西瑞金、内蒙古赤峰、四川峨眉山、绵阳安州区等地区的大、中、小学校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专家讲座、临床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为当地民众进行科学普及和技术服务。并协助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促成了4项科研合作协议,为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动区域医疗合作,提高地区医疗建设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直接服务了1200余名医务人员,间接影响患者和居民5万余人。
二、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解剖学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工作,现任理事长李云庆教授曾担任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会(IFAA)副主席,学会多次组织代表团出国参加国际解剖学术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在国内多次举办国际解剖学学术会议。学会还与日本按期召开双边学术交流。中国解剖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严格遵守和坚持外交原则,在国际组织中有一定话语权。2025年8月将在我国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第11届亚太地区解剖学大会(APICA)。
中国解剖学会积极响应IFAA的号召,在每年11月15日的“世界解剖学日”期间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IFAA组织对中国解剖学会的工作非常赞扬,多次在IFAA的会刊上进行宣传。
三、解剖学与医学生培养
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医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毕业后在临床手术实践中仍存在因解剖学知识的欠缺而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建议科协、卫健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政策,将解剖学纳入医学生毕业后的规范化培养和专业培训的必修内容,以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相关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全社会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四、教学标本短缺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解剖学教学标本数量不足、教学用标本来源的认定、可用于解剖学教学的遗体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也希望科协及相关部门能够在政策、机制、管理方面给予帮助和协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遗体捐献体系和管理制度,以利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解剖学相关企业
中国解剖学会的会员中除个人会员外,还有一些单位会员,这些单位会员全部是解剖学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在解剖学教学研究、标本制作、解剖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对解剖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企业也可以在科技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做很多工作,希望科协和国际交流中心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各位领导认真听取了中国解剖学会的工作介绍,对学会的各项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陈锐副主任也分享了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开展的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对点扶贫等活动内容,并认为解剖学会在科技志愿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希望未来有机会与解剖学会学会合作开展此类活动。同时他们对中国解剖学会在当前国际形势非常不好的情况下,还能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表示赞赏,这说明民间学术团体在国际学术交流上有打破僵局的能力和潜力。陈锐副主任指出,科技社团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尤其是在全球科技创新和公共健康领域,发挥中国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精神。并表示今后将会对2025年APICA大会和“世界解剖日”加以关注并以此为契合点,进一步开展一些宣传工作和加强与相关组织合作,助力中国解剖学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医学生规范化培养、专业培训和解决解剖学教学标本的来源和有效利用以及解剖学相关企业的扶持等工作在政策性支撑等方面也将进行协调和提供帮助。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展现了学会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座谈会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各位领导参观了中国解剖学会办公室及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教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