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要闻

中国解剖学会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在解剖学科全方位应用(AI+解剖学)的倡议书

时间:2025-04-22

点击下载:中国解剖学会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在解剖学科全方位应用(AI+解剖学)的倡议书.pdf

中国解剖学会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在解剖学科全方位应用(AI+解剖学)的倡议书

(本倡议书在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尊敬的解剖学同仁和朋友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劳动力市场、重构知识生产,在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也给教育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

人体解剖学学科是医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等医药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和AI带来的科技革命为本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AI+解剖”是将AI技术与传统人体解剖学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算法建模和智能交互,重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应用范式。其核心内涵包括技术维度(多模态数据融合、智能建模与仿真、知识推理与交互),应用维度(教育智能化、科研范式升级和临床精准化),范式变革(从静态到动态、从经验到数据驱动和从孤立到系统关联)三个层面。

为此,我们向各院校同仁和有关企业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瞄准方向,加强合作,共同推进AI在人体解剖学各个领域和学科建设中的全方位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变革,推动科研新范式的应用,推动人体解剖学和临床医学深度融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和学科发展。

一、     深化技术融合,构建智慧解剖新生态

鼓励全体会员及会员单位、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依托学会平台,鼓励产学研用深度协同,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多模态高精度图像处理与整合,推进高精度数字人体建模研究,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国人体解剖数据库,为AI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字资源支撑,为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及数字标本制作等关键技术提供数字支撑,服务精准医疗与教学实践;共同研发适用于解剖学教学、临床手术规划的AI算法与软件工具,推动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技术与实体标本的深度融合,促进高仿真解剖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建立跨领域技术共享机制,形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技术生态。

二、     深化协同创新,凝聚行业发展新动力

推动解剖学与AI、大数据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倡议建立“AI+解剖”联合实验室,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的深度对接;定期举办跨领域培训班、研讨会、数字标本制作比赛等活动,促进技术共享与成果转化,形成“研发-验证-推广”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培养兼具解剖学专业素养与AI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参与学科建设,通过联合公关、成果转化等形式,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精准匹配,提升“AI+解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水平。

三、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数字化育人新体系

协同建设“人体解剖学知识图谱”,推广“AI+解剖”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发解剖学智能在线教育平台与辅助教具,实现解剖学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牵头制定解剖学AI应用的技术标准与伦理准则,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与质量评估体系,确保AI工具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合规性;依托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结合AI技术开展公众科普活动。通过裸眼3D、体感交互等技术,生动展示人体的结构及其与疾病发生的机制,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扩大解剖学科普影响力。

让我们以此次倡议为起点,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帆,共同开启“AI+解剖”的新时代,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解剖学会

2025年4月22日